武陵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拉肚子,专业术语叫ldquo腹泻r
TUhjnbcbe - 2021/2/7 1:47:00

拉肚子,专业术语叫“腹泻”,以它为主症的疾病,中医称“泄泻”。

腹泻很常见,说明导致它的因素有很多,令它发生的因素也很常见。

冬天、夏天多发,我们就这从方面入手,分析两个简单的原因。

冬季自然界光照时间短、气温低,衣服都多穿两件,容易感受外寒。冬季对阳气的消耗也大,自己身体产生不够,外面又吸收不多,阳虚生内寒。寒导致身体机能下降,代谢缓慢,导致食欲减退、腹胀、以至大便不通,因而多伴有腹痛,这是“寒性凝滞”。不走了,停这,不通则痛。

说好的拉肚子呢?

如果吃多了生冷的东西,比如水果、未加热的饭菜,这叫“恣食生冷”,吃进来了腹痛,身体发出信号“排出去”,排不出就会加大力量,反过来加重腹痛,这种排不出去是“寒积”所致。我们想想,这种“不通”,归根结底是不适,没“水”,大便就像一艘船,放陆地上是航行不了的,你人力拖着走,又能走多远?

吃进来的食物或多或少是含有水的,分解后就有了,再有寒性凝滞导致不通,气运行到这被挡住了,停下来就胀痛。但这气是带着水一起运动的,好比水蒸气,气不动了,水气也就不能飘着了,落下来变成水,中医叫“气行则津行,气滞则水停”。这是自然界里的正常现象,一个坑,时间长了变成水坑。如果是一个大坑——盆地,那就是湿的气候,经常起雾,大家熟知的四川,就是中国的四大盆地。为啥叫“天府之国”,降雨量多,东西长得好。

现在有水了,就可以“浪”起来了,水越多拉的越急、次数越多。

因此,中医有句话叫“无湿不成泻”,治疗拉肚子就是要治水,没水了就是想走也走不了。

冬天的这种情况叫“寒湿泻”,以前介绍过藿香正气散,“不拘于时”,有对应的致病因素就可以对症选用,不是夏天的专属。还经常有人误导说治疗中暑的,中暑中的是“热”,热量的蓄积,跟着八竿子都打不着。您觉得夏天管用,只要是因为它“化湿”。

夏天因为避暑也会“恣食生冷”,也会见到寒湿泻,可以用。

夏天本来的气候就是“湿热”,您甭管寒还是热,重点是湿,所以夏天拉肚子也常见。而且夏天食物容易变质,吃了坏的进来叫“*”,损伤肠胃自然要排出去,这个时候相对不缺水,所以一拉就可能是十几次。还有吃火锅,麻辣火锅,这种促进胃肠蠕动,自然也容易腹泻;尤其是冷的、热的一起吃,身体不知道咋办了,那就干脆排出去吧。以前介绍过葛根芩连汤。

如果“*”太厉害了,还可能便血,甚至是脓血。这是肠道黏膜收到了损伤,停滞在那酝酿变了“脓”,所以脓是坏死的组织。就好比肺脓肿、肝脓肿。

致病的因素,中医称“邪”,其中厉害的叫“*”,里面传染性强的、症状严重的叫“疫*”。所以食物中*、细菌性痢疾,是湿热泻的重证。

顺带一说,泄泻又叫泄利,可以简称利。利大家能想到什么词?便利,说的是方便的意思。便?是不是发现虽然天天用,但是从没有想过为什么?

便是二便,不是专指大便,它们是相关的。水都往大便里走了,小便量就减少了。我们常说的利湿,就是利尿,大家琢磨过来了吗,便利。

泄就是利,厉害的叫“痢”,在古代是混用的。在现代我们专指,痢疾。

这次介绍芍药汤,用于湿热痢疾。

症见

腹痛,便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腻,脉滑数。

如果上面不给您讲明白利、痢,您会觉得,今天这文章没有看的必要。寒湿泻藿香正气水,湿热泻葛根芩连汤,对我而言够用了。而且我也不会到处跑,去卫生条件差的地方,保证不喝生水、保证不吃剩饭剩菜,我肯定不会得痢疾,所以这方我知道了也没用。

所以我们不要把它当做“痢疾”来看,当做湿热“泄泻”的重证,这样是不是就觉得有用多了?

药物组成

芍药15g、*连9g、*芩9g、当归9g、槟榔5g、木香5g、炙甘草5g、官桂5g

泄泻病位为大肠,所以是腹痛,而不是胃痛。而且对于重症,我们专门有个词描述,叫“里急后重”。里急,说肚子已发出响声“咕噜”立马就要往厕所跑,不然就拉裤子里的,电视剧里经常有这个情景,大家在茅坑前排队。后重,说的是肛门重坠,因为大便往下跑,就好像你拍拍手、跺跺脚,时间长了也会麻一样,而且拉完了总感觉没拉干净,“意犹未尽”。

热病所以用清热的*芩、*连、大*,我们前面说过,这是“三*”。

*芩、*连苦寒燥湿,寒能清热,燥湿正是治疗泄泻的“大法”,没湿就没法兴风作浪了。而且他们都入大肠经,直达病位。*连止利效果很好,单用就有效,就这专门还有个中药提取物叫“*连素”。

了解更多中医养生中药本草基础知识

搜索

1
查看完整版本: 拉肚子,专业术语叫ldquo腹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