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早期并发症
休克
[Shock](R57.90)
.休克代偿期:病人兴奋或烦躁,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心率加快,脉压差小,呼吸加快,尿量减少。脉压差﹤20mmHg或2.6Kpa;
2.休克抑制期:病人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出冷汗,口唇、肢端发绀,脉细速,血压:上臂收缩压低于2.0Kpa或90mmHg,且进行性下降,严重时血压测不出。尿少甚至无尿。
.一般监测:精神状态、皮肤温度、色泽、血压、脉率、尿量;
2.常用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细胞压积、血液酸碱分析、电解质测定;
3.特殊监测:中心静脉压、心电图、肺毛细血管楔压、动脉血气、DIC监测。
.一般紧急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尿量等;
2.补充血容量;
3.积极处理原发病;
4.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5.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症。见于严重损伤、大量失血以及创伤并发严重感染时。创伤常见的休克有:失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感染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
[Hemorrhagicshock](R57.0)
.外伤史,造成大量出血。如大血管损伤,肝、脾破裂等;
2.休克的临床表现;
3.常用辅助检查:血红细胞压积、中心静脉压。
.补充血容量;
2.给氧,纠正酸中*;
3.应用抗生素;
病因治疗。补充血容量和止血是关键。有时边补血输液,边手术止血;有时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只采取暂时止血措施,休克得以控制再予手术。
创伤性休克
[Traumaticshock](T79.4)
.外伤累及大血管,有复杂性骨折、挤压伤等严重外伤;
2.休克的临床表现;
3.常用辅助检查:血红细胞压积、中心静脉压。
.补充血容量;
2.镇痛、镇静治疗;
3.处理危及生命的原发外伤;
4.应用抗生素;
治疗原发病。补血、补液的同时,对创伤给予紧急处置。诸如:固定骨折、填塞伤口暂时止血、有效止痛等。休克控制后,再进一步处理创伤。
脓*性休克
[Septicshock](R57.80)
.重症创伤或多发性创伤、特别是有休克病史;烧伤、开放性损伤。其中腹部脏器破裂者更易发生;
2.出现暖休克表现:神志清醒,皮肤潮红不发凉,脉搏无力,脉压﹥4.0Kpa或30mmHg,尿量﹥30mml/h;或冷休克表现:烦躁或淡漠,皮肤发绀湿冷,脉速而细弱,脉压﹤4.0Kpa或30mmHg,尿少不足30mml/h。
.扩容、纠酸、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2.使用保护心肌和维护细胞药物;
3.维持呼吸功能及氧疗法;
4.积极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应用抗生素,清理感染病灶;
5.支持疗法、免疫调节剂等。
.多器官功能衰竭;
2.脓肿形成。
感染
[Nonspecificinfection](B99)
.外伤史;
2.局部症状:典型症状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局部形成脓肿可触及波动感;深部组织病变时,局部症状不明显;
3.全身症状:发热、呼吸心跳加快、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感染轻微可无全身症状;
4.常用检查项目: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的改变通常有诊断意义;
(2)病原体检查:涂片、细菌培养;
(3)影像学检查:B超、X线检查作为深部组织和骨关节病变的辅助检查。
.应用抗感染药物;
2.局部处理:保护感染部位;局部理疗、外用药物;脓肿形成需切开引流或穿刺引流;
3.全身支持治疗:卧床休息,营养支持治疗。
.脓*症;
2.感染性休克。
破伤风
[Tetanus](A35)
.外伤史;皮肤、粘膜受损;
2.潜伏期通常为6~2日。前驱症状为乏力、头痛、全身不适、烦躁等。发作时典型症状为肌紧张性收缩、阵发性强烈痉挛:张口困难、颈部强直、角弓反张等,严重者可有面唇轻紫、通气困难。发作时神志清楚。轻微刺激如光、声、接触等可诱发痉挛发作;
3.常用检查项目:血常规。
.入院隔离治疗,避免声、光刺激;
2.处理伤口,清除*素来源;
3.应用破伤风抗*素中和游离的*素;
4.病情发作时应用镇静、解痉治疗;
5.营养支持疗法,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6.防治并发症,必要时应用抗菌素。
.肺内感染;
2.骨折。
破伤风是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在皮肤、粘膜创伤伤口深且外口较小时较易发生,如盲管外伤、深部刺伤等。
气性坏疽
[Gasgangrene](A48.0)
.外伤史,多发于下肢;
2.局部症状:伤处胀裂样剧痛。局部肿胀,组织水肿,可触及捻发音。伤口创面有大量浆液血性渗出物,可见气泡溢出,有恶臭。伤口处肌肉呈暗红色,无弹性,切割不流血;
3.全身症状:发热、脉数、大汗等*血症表现;
4.常用检查项目:血常规、渗出物涂片、X线检查。
.紧急清创,必要时截肢;
2.应用抗生素,首选大剂量青霉素;
3.高压氧治疗;
4.全身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对症处理。
.脓*症(Sepsis);
2.感染性休克。
气性坏疽是厌氧菌感染的一种,在开放性骨折伴血管损伤、挤压伤伴有深部肌肉损伤、临近肛门会阴部位的严重创伤时,易继发此类感染。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
.外伤史;
2.治疗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序贯发生功能障碍;
3.实验室检查相关脏器的功能,可以确诊。
.积极治疗原发创伤,ICU监护;
2.减轻相应脏器的负担,保护并恢复其功能的治疗;
3.补充和支持疗法。
慢性器官功能障碍。
重症创伤后,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序贯发生功能障碍,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
肾功能障碍(Actuerenaldysfunction,ARD);
肝功能障碍(Actueliverdysfunction,ALD);
心功能障碍(Cardiacinsufficiency);
凝血功能障碍(Thromboasthenia;
肠道屏障功能障碍(Dysfuctionofbarriermechanismintestine);
免疫功能障碍等(Immunologicinadequacy)。
挤压综合征
[Crushsyndrome](T79.50)
.肢体或躯干肌肉丰富的部位,长时间被挤压;
2.解压后,局部肿胀、硬韧、感觉障碍、肌肉主动和被动活动时疼痛;
3.全身表现:
以肌红蛋白尿、高血钾为特点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休克、酸中*及其它脏器损伤。
4.需行血常规、血化学和血生化、尿常规等检查,以及相关脏器的功能检查。
.受压部位减压、制动、冷敷等;
2.受累脏器的保护、治疗;
3.手术治疗:局部切开减张;截肢;
4.常需输血及抗生素治疗。
肢体丧失,常见于下肢。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