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学会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中医药学术团体,对国人的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更专业、更细化的服务百姓肛肠健康,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成立肛肠分会。弹指一挥间四十年过去了,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成立40周年!这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刻,我们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繁荣昌盛,还有祖国医学特别是中医的不断发扬光大,我们应该为这一切而感到自豪!特别是在今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情况下,欧美依然处在疫情二次爆发的关口,而我们却可以享受自在的“岁月静好”!感谢*领导下祖国人民的团结奋战,也感恩中医在战胜疫情中的神奇魅力!这里,我们也衷心预祝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成立40周年暨年学术年会圆满成功!
  中医“治未病”理念源远流长。而在肛肠方面,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预防这方面的疾病呢?从肛肠疾病发生因素来看,归纳起来可分为内因、外因两大类。内因有解剖因素、生理因素、遗传因素、发育异常等,外因大致也分为四种,不良排便习惯、排便功能异常、平时的饮食因素以及患者患有的慢性疾病。那么,做为普罗大众,我们如何来预防肛肠疾病的发生呢?
  规律作息,均衡饮食:要保证作息规律,按时起居,心情愉悦,多做些户外运动。保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摄取足量的食物纤维,增加粗粮、豆类和蔬菜等维生素和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忌烟酒;忌辛辣食物,忌暴饮暴食。
  适当活动,劳逸结合:注意改变体位,忌久坐;最好坐45分钟就起来活动5分钟。适度加强有氧运动,劳逸结合,除做操、打拳之类全身性的体育锻炼外,还需加强局部功能锻炼,肛门收缩运动,即自我调整肛门括约肌,深吸气,收缩肛门5秒钟,再深呼气,放松肛门5秒钟,一收一放,每次30下,每日3到5次,可有效减少痔疮的发生。提肛运动:连续有节奏地做下蹲——站立——下蹲动作,下蹲时呼气,肛门放松;站立时吸气,肛门收缩。每次1分钟每日2到3次,可增强肛门括约肌紧张力,减少痔的出血及脱出等症状。
  定时排便,减少便秘:注意个人卫生,每天要勤换内裤、勤洗肛门处,保持肛门处皮肤清洁干净。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定点排便的好习惯,形成条件反射性排便。不宜久蹲于厕所。每天坚持20分钟左右的熏洗,可有效地缓解肛门疼痛感。水温最好是38度左右的温水,或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中药熏洗,这样效果更好。
  心情舒畅,及时就医:不良的情绪如抑郁、烦躁等会导致消化功用失常,因此,要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豁达。如有身体不适及时与专科医生联系,不要自行随意用药,更以免误诊误治。
  尽管肛肠方面的疾病可以预防,但中国民间还是有“十人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可见肛肠方面的疾病还是很普遍的。当然,退一步来说,哪怕得了这方面的疾病,如果足够重视,一经发现就马上就医,还是可以轻松解决问题的。《扁鹊见蔡桓》就是因为蔡桓公讳疾忌医有小病不治后来拖成重病到绝症,最终扁鹊也无能为力。所以,怎样才能在刚刚发现肛肠问题的时候就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呢?也就是说我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帮助我们早期觉察症状、避免手术呢?
一、大便带血
大便带血可能由多种疾病所致,但肛肠疾病占主要。
1、若便血时,呈滴状便血,便血量较少,血液鲜红且不混杂在粪便中,则应考虑是否得了内痔。
2、若便血时,血液鲜红,且带有剧烈疼痛,则多是肛裂的缘故。
3、若便血时,血液混杂在粪便中,呈暗紫红色,并伴随有大便频繁,应考虑溃疡性结肠炎。
4、若便血时,血液混杂在粪便中,呈暗红色,有大便频繁、恶臭等并发症,则要警惕直肠癌的可能。
5、儿童或老年人大便带鲜血多是直肠息肉所致,也应考虑内痔的可能。
二、肛门疼痛
肛门疼痛,则一般是肛门疾病所致。
1、痔疮引发的肛门疼痛:一般是炎性外痔或者血栓性外痔导致,内痔晚期脱垂嵌顿后也可引起疼痛。外痔和脱垂的内痔肉眼都可见,因此较容易辨别。
2、肛裂引发的肛门疼痛:肛裂疼痛是肛门疾病中较为剧烈的,其特点是排便时疼痛加剧,导致很多人强忍便意。排便后甚至还可以持续几个小时疼痛。
3、肛周脓肿引发的肛门疼痛。肛周脓肿是肛瘘的前身,具有较高危害性,其疼痛特点是持续不断的剧痛,在脓肿破溃之前不会缓解,患者同时还可能出现全身乏力、高热等症状。
三、便秘
便秘的病因范畴相对来说比较模糊,短时间内的便秘可能是饮食不当或者生活调理不科学所致,通过个人的合理休养,多数能快速缓解。而慢性便秘则不同,具有反复发作、不断加重的特点,患者往往还伴随有里急后重(即便意浓烈但拉不出来)。慢性便秘多是慢性肠道疾病所致,患者应及时检查,避免拖延过久,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四、腹泻或大便次数增多
1、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是引起急性腹泻的主要原因,可通过药物和自身调养快速缓解。
2、肠道细菌感染导致的疾病如痢疾,可引起持续性腹泻,需要专门的药物对症治疗。
3、若大便次数和平常极其不一样,如一天骤增至好几次,则除了上述急性腹泻、痢疾等因素外,还应留意是否便中带血,如果带有血液或者粘液,则表明有溃疡性结肠炎或者早期肠癌,医院检查治疗。
敲黑板,划重点!!!专家提醒: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千万不要自行解决,久拖不治。一定要医院进行相应检查,避免情况愈发严重。
  当然,如果检查出你在肛肠方面确实出了点问题怎么办呢?西医可能会选择让手术,但如果选择中医,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中医药预防和治疗肛肠方面的疾病还是很有优势的!比如对于痔疮的治疗:
  中药治疗可分为外治法和内治法,中医对痔疮的治疗以外治法为主,主要有熏洗法、坐浴法、敷药法、塞药法等传统而有效的方法,至今仍充满活力。内治法的剂型主要以中成药和中药汤剂为主,常以清热凉血、祛风、除湿等药物为主。无论外治或内治,其目的均为消炎、镇痛、止血及收敛,缓解痔疮症状。
  熏洗法:中药熏洗是中医肛肠外科重要外治法之一,是治疗痔疮的传统方法,熏洗是指借蒸腾之药气熏患处,再将药液乘热淋洗患部,依靠其药力和热力直接作用于痔疮病变部位,使该处经络疏通,气血流畅,从而达到清热燥湿、活血消肿、止痛止血、收敛止痒功效。对治疗痔疮有奇效,且无副作用,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疾病,不适宜手术治疗的患者。
  坐浴法:坐浴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将肛门部浸入中药药液,药物可借助热力作用刺激肛门局部皮肤,促使皮下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新陈代谢,缓解痔疮症状。
  敷药法:是指将中药药膏或者药粉直接敷于患处,对老年人及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有简便、易行、高效的实用价值。
  塞药法:即将中药制成栓塞入肛门,该法与口服药相比,有许多优点:可以减少胃酸和消化酶对药物的破坏,同时直肠局部给药比口服吸收快,直接作用于患部,效果能得到更大、更为迅速的发挥。
  上述几种方法中,临床所应用的药物90%以上都是中药、中成药,往往能使痔疮取得满意的疗效,所以可以说中医的非手术疗法有其独特的优势。痔疮的手术疗法技术要求高,且手术后往往会出现疼痛、出血、感染、创面愈合缓慢、肛缘水肿等并发症,运用非手术疗法不仅能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且是治疗并发症的良好方法,加之中医外治疗法操作简单,又可减轻患者痛苦,特别适用于不想接受手术治疗或者是年老、体虚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