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文
7个月宝宝在母婴店游泳时溺水差点没了命!爸妈知道这些事能救命!
“
发烧是婴幼儿常见的症状,也是最让妈妈们忧虑不已的,宝宝发烧了怎么办?医院吗?聪妈特别邀请了儿科急诊主任来给妈妈们讲讲婴幼儿发烧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
1
人体的体温平衡机制
正常体温的维持是受大脑皮层及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丘脑的前部为散热中枢,后部为产热中枢产热?散热---动态平衡,维持正常体温。
婴幼儿年龄愈小,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愈不完善,体温愈容易波动,可因多种因素致生理性体温升高,如哭闹、喂奶、衣被过厚、天气炎热。
发热是人体的保护性反应,通过发热来动员人体免疫机制来对抗病*、细菌。
发烧会对人体造成哪些伤害呢?
代谢障碍、耗氧增加、大脑皮质兴奋引起惊厥等机体调节功能紊乱即高热惊厥。
2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发烧?
以体表温度即腋温为判断标准:
正常体温36~37.4℃
低热37.5~38℃
中度发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婴幼儿发热的特点:
热度高低与疾病轻重程度不一定平衡
婴幼儿对高热有耐受力,年长儿并非如此
部分儿童(6月-6岁)高热时可伴惊厥
3
婴幼儿发热的常见病因
●急性高热:指发热在2周以内
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如上感、肺炎、肠炎、麻疹、流腮、脑炎等
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脱水热、疫苗接种反应、输血或输液反应等
●长期高热:指发热持续2周以上
感染性疾病—败血症、结核病、细菌性心内膜炎、肝脓肿、骨髓炎、黑热病等
非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SLE)、恶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等
4
家长如何应急处理
1、量体温:首先采用体温计(最好是电子体温计)在腋下或口腔中,测3-5分钟,以确定具体的温度。如宝宝不配合时,采用耳温枪即可搞定。
2、观察宝宝精神状况:如果孩子毫无任何征兆突然高热,精神状态不错,吃喝不受影响,没有高热抽搐,家长就不必担心。一般发热3天左右,热退疹出,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医学上称为“婴幼儿急疹”,此病为自限性,患病后终身免疫。
3、物理降温办法:
家长最常使用的是小儿退热贴,但退热贴面积很小,退热效果有限,对于高热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感觉舒服一些,只是一种辅助降温措施。
用温水擦拭全身,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水的温度32~34℃比较适宜。每次擦拭的时间10分钟以上。擦拭的部位最好选择大血管行走的位置,如:颈部、腋下、肘窝、腹股沟等部位。对于高热或者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温水浴,水温比体温稍低就可以。
(版本最新的指南指出温水擦浴从循证医学上来讲对降温效果并不大)
目前不主张用乙醇(包括白酒)给婴幼儿擦浴,原因是乙醇会透过皮肤被人体吸收,对孩子的健康不利。
4、饮食休息:发热的孩子需要卧床休息,吃容易消化的饮食。如果处于添加换乳期食品的阶段,要暂停新的食品摄入,待疾病痊愈后再重新添加。
5、保证孩子液体的摄入量,尤其是水的摄入。因为高热会造成孩子新陈代谢加快,出汗或不显失水增多,而且多喝水有助于加快*素的排出。同时,多喝水、多小便是一种很好的带走体内热量的方法。
6、通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孩子发热当天或几天没有大便,采用一支开塞露,挤入肛门,排除体内积存的食物残渣,排泄的同时带走热量使高热降低。
7、体温38.5℃以上,可以考虑适量服用退热剂,例如臣功再欣、美林、小儿退热栓、泰诺林、双氯芬酸钾栓等。退热药都是通过出汗退热的,用药1小时左右体温就慢慢退下来。在用药前测一下体温,用药1小时后再测一下体温。如果有下降的趋势,说明退热药是有效的。
注意事项及禁忌
在发热原因未明确之前,请家长不要盲目应用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滥用抗生素对小孩子身体危害极大。一般情况下,小孩子发烧多是病*感染引起,也无需抗生素治疗。如有明确的扁桃体炎、咽峡炎等的细菌感染,可适量应用抗生素。
5
医院
●发烧3天;
●持续高热,体温39℃;
●精神状态比较差,嗜睡或不易叫醒;
●呼吸时有喉喘鸣声,考虑呼吸道有感染可能;
●呼吸频率增快
●呼吸深度的改变,吸气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即三凹征),考虑有肺内感染可能;
●无法进食,剧烈呕吐;
●抽筋、头部僵硬、身上出现紫斑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聪妈把麻麻们日常关心的问题,都整理好了
直接点击文字即可查看
手足口病
湿疹
发热
防晒
辅食
儿童社保
DHA
补钙
宝宝护肤
婚姻
绘本带读
便秘
腹泻
宝宝私处护理
点
这里“阅读原文”,进入听医说直播间,学习更多育儿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