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根鱼刺差点要了命,这些民间土法取鱼刺你
TUhjnbcbe - 2020/11/24 20:44:00

吃鱼卡到刺,你会怎么做?

十有八九的人会选择大口吞咽饭、菜,或者喝醋,还有的人抠喉催吐。其实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搞不好一根小小的鱼刺会酿成大祸。

一根大鱼刺及时取出有惊无险

喜欢运动的小卜,上个月和朋友一起去外地骑行,顺便品尝当地特色美味——鱼。席间,大家愉快地边谈边吃,突然小卜被鱼刺卡住了。一桌的大部分朋友,包括小卜自己都想着马上吞一大口饭、喝点醋、抠喉咙催吐等民间流传的方法。但是,折腾了老半天,鱼刺依然卡着。

在朋友的建议下,医院。门诊医生拉着他的舌头,一下就把卡在喉咙里的鱼刺拔了出来。小卜一看鱼刺,倒吸一口凉气,好大一根!大概有2~3厘米。医生表示,这么大一根鱼刺要是往咽喉深处进去,万一刺破周边大血管,后果不堪设想。

医院急诊科主任宗建平

喉咙刚好是人的呼吸通道——气道的重要部位,旁边有很多大血管,如果鱼刺很大,不及时拔除,就有可能刺入大血管,造成大出血,酿成大祸。

而吞饭菜这些民间方法,本意是想用饭菜把鱼刺带走,裹在饭菜里咽下,结果反而可能把鱼刺推得更深,增加了危险。

一根小鱼刺差点要了命

相比小卜,同样被鱼刺卡住的70多岁的杭州郑大伯就没那么幸运了。

两个月前,他吃鲫鱼卡到刺,也马上用了大口吞咽饭菜的方法,没有解决,医院。但是医生已经找不到那根鱼刺,只能让他先回家。疼了两天后,逐渐减轻,大伯以为鱼刺没了,就没再当回事。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大伯突然出现了胸口隐隐作痛,到医院挂急诊。没想到,大伯在急诊室感到更加难受,突然开始大口吐鲜血……短时间内吐血约毫升,顿时脸色苍白,血色素迅速掉至4克左右,失血性休克,生命垂危。

医生紧急抢救,在做急诊床边胃镜时,发现大伯食道壁有一个3毫米破裂口,胃里还有约毫升血。加上吐出的血,出血量达毫升。

提示

一般成人的血液量在毫升左右,一般一次性失血超过毫升,就会造成休克。

也就是说,大伯身体一半的血都流光了,实在太危险了!

医生研讨论病情时,从家属口中得知大伯2个月前卡鱼刺但没取出,这一线索成了高度怀疑对象。做了进一步的主动脉CT检查,证实了急诊医生的猜测:郑大伯心脏降主动脉靠近食管处有一直径约4厘米的假性动脉瘤,瘤体有5毫米左右的破裂口,鲜血从此再经过食道壁破裂口涌入食道。

至此,郑大伯突然大出血的原因真相大白:鱼刺刺破食管,进一步刺破主动脉,造成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然后出现大出血。

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卢惟钦表示:

鱼刺刺破动脉血管壁的情况非常危险,因为动脉内血流的压力非常大,主动脉损伤后若做弯腰或是大笑的动作,都有可能导致假性动脉瘤破裂。

好比是一个自来水的主供水管出现一个破洞,出水量可想而知。如果急速失血得不到控制的话,很快就会造成生命危险。

经过惊心动魄的抢救,终于把郑大伯从*门关拉了回来。“医院半小时,很可能救不过来了。”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蒋劲松说,“鱼刺等异物造成的主动脉破裂出血是极为凶险的危险急症,九死一生。”

民间土法取鱼刺为什么会有危险

很多人医院,除了因为吞饭菜、喝醋等的民间处理方法广为流传外,医院麻烦。实际上,处理鱼刺是相当简单的门诊小操作,耳鼻喉科医生几分钟就能搞定。而民间那些土办法却可能在不经意间把一根鱼刺酿成一场大危险。

吞咽饭菜带不走鱼刺

鱼刺卡喉后,自行吞饭菜或抠喉咙催吐,压力之下,可能导致鱼刺卡到更深,更难拔,甚至医生连借助喉镜都看不清楚。

而且就算鱼刺被从喉咙“推”到了食道,过程中不但可能会造成划伤,还会使鱼刺越刺越深,有可能会刺破血管。如果鱼刺侥幸顺利被推入胃内,一般来说,会被胃酸消化掉。但是,也有极个别的“刺坚强”,胃酸也消化不掉,可能会在胃肠道兴风作浪。所以,在急诊案例里,鱼刺窜入肝脏、甚至卡在肛门处引发脓肿的情况也不时有发生。

卢惟钦表示:心脏主动脉其实和食管后壁非常近,这个位置也正是食管的“第二狭窄处。吞咽食物时,喉咙部位是食管的“第一狭窄处”;大鱼刺异物如果不慎被吞下,在食管中到达“第二狭窄处”时,会出现刺破食管后壁,然后随着血液流动,刺破心脏主动脉的可能。

喝醋软化不了鱼刺

如果吞咽饭菜没用,很多人还会想到喝醋的方法,以为醋能软化鱼刺。

其实,喝醋并不能真正起到软化鱼刺的作用,因为醋只能短暂地在被卡的位置停留,效果微乎其微。

而且浓醋还可能会伤到口腔、咽喉和食道黏膜,延误治疗时机。

抠喉催吐易伤消化道

抠喉催吐可能加重消化道损伤,一旦用力过猛,肌肉收缩,也可能导致鱼刺卡得更紧、更深。

虽然一般来说,要大根的鱼刺才会造成刺破大血管的危险,但是很多人并不能准确判断自己是被大鱼刺还是小鱼刺卡住了,医院处理是最好的选择。

这些人群更要当心鱼刺

鱼刺卡住是很常见的问题,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苏立众提醒这些人群尤其应该当心:

1

儿童

孩子吃饭时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大口吞咽。一旦家长不注意,就可能吞入鱼刺。所以,家长最好不要给孩子吃多刺的鱼,小龄儿童要尽量把鱼刺剔除干净再给吃。

2

老年人

老年人咽部粘膜感觉会变得迟钝,吃饭时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吞入异物。还有的老人牙齿掉了不全,咀嚼功能下降,食物嚼不碎,也容易吞下夹带的鱼刺大块食物。

3

饮酒者

聚餐时,一边聊天,一边喝酒吃东西,发生卡喉时,很多人甚至都搞不清楚自己吃了什么。所以,建议聚餐饮酒聊天者最好少吃多刺鱼、鸡块等容易发生异物卡喉的食物。

鱼刺卡喉的正确处理方式

专家提醒,出现鱼刺卡喉后,应该立即停止进食。如果确定是小刺,可试着低头弯腰,轻轻咳嗽,看能否将鱼刺咳出。也可以在别人帮助下,用小汤匙轻轻压住舌面,用电筒照射,发现鱼刺后,用小镊子轻轻夹出。如果轻咳不能将鱼刺咳出或用电筒没有发现鱼刺,说明鱼刺位置较深,医院就诊,使用专业器械尽快取出鱼刺。

如果没法确定是小刺还是大刺,那最好不要自行处理,医院。千万别像上面说的小卜和郑大伯,鱼刺卡住后先直接用了咽饭菜、抠喉咙催吐等错误处理方法。虽然最后他们自己医院,但只是小卜幸运,刺还露在外面,医生可以看清楚拔掉,而郑大伯的刺就被深深推进身体,一直到达大动脉,酿成了大祸。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记住,鱼刺卡喉时,最稳妥的医院处理。

相信有一部分读者已经看到改版后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根鱼刺差点要了命,这些民间土法取鱼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