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开学首日,一年级新生逃学被民警抓回
TUhjnbcbe - 2025/2/19 19:27:00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

又是一年新生入学时,

昨天开学第一天,

家长和小“神兽”们心情如何?

你们的朋友圈有没有被这样的画面刷屏?

不放心的家长们,

在校门外开启“见缝插针”模式,

纷纷贴墙“暗中观察”…

↓↓↓

有网友调侃:

校园围墙上长满了家长!

有第一个家长爬上去,

然后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

然后墙上就长满了新鲜家长!

校门外开启“见缝插针”模式!

一个小缝隙,一部小手机,

就可以给这两天送孩子的家长撑起一片天…

不过也有家长,

按捺不住幸灾乐祸的内心,

送完孩子,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

朋友圈里不能到现场送娃的家长们,

也在朋友圈纪念孩子顺利入学!

不过,也有家长送完孩子后,

“隐晦”表示自己解放了!

校园内的“神兽们”,

又是什么情况呢?

萌娃们一进学校,

开始上映悲喜大片,

一年级新生报到时,

一名小女孩,

在校门口哭着折返4次抱住妈妈,

让妈妈不要走。

幼儿园里的这位小朋友,

边哭边做礼仪小天使!

而两位小朋友看起来很开心,

背着小书包,

手拉手一起去学校!

这是小编

昨天从朋友圈疯传的送孩子攻略

另外,网上也“疯”传一张

“开学另类大片”:

两名警察围抱着一位小朋友……

图片为朋友圈及群聊截图

图中文字显示这位小朋友是一年级的新生,因逃学被“抓”。究竟事情的真相是怎样的?

据了解,该学生目前就读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但并非是一年级新生。9月1日上午,该学生在妈妈和妹妹的陪伴下来到了学校,但却不愿进校门,在校门口驻留片刻后往学校旁边的周家巷方向跑。

由于妈妈抱着妹妹不方便追孩子,但又担心孩子在奔跑中发生安全问题,于是警察帮忙把孩子抱回到其妈妈身边。

随后学校老师让妈妈陪孩子一起走进校内。经由老师与其聊天、妈妈劝说后,最终该学生在老师的陪伴下于9:10回到了课室。

那我们太原开学首日大家状态都怎么样呢?

山西晚报记者兵分多路,

记录太原市各中学开学首日情况。

9月1日,太原市中小学生元气满满地迎来了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沉寂了一个暑假,校园又热闹起来了。同学们都调整好状态了吗?开学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开学首日,山西晚报记者兵分多路,记录太原市各中小学开学首日情况。图为迎泽区双西小学开学首日,课堂上孩子们领到了新书。山西晚报记者寇宁摄

知达常青藤中学校

学生被要求进行自我评价

分班情况:一共开设12个班,每个班50人左右。

录取过程:8月7日,家长通过手机短信收到录取信息。8月20日,收到缴费通知,通过网络缴费。8月28日,学校通过短信,向家长摸底申请住校的情况。8月31日,学校通过短信通知家长,9月1日领取分班条,进班安排开学事宜。

现场目击:9月1日8时10分许,学生小郭来到学校门口。进门前,她看了一眼妈妈的手机,学校发的通知短信显示,需要到教学楼B楼二层大厅领取分班条,进班安排开学事宜。进校门前,她朝妈妈挥了挥手。11时30分,山西晚报记者再次见到小郭时,她已经领到了刚刚发的4本书。小郭说,自己的班主任是个女老师,说话很温柔。除了分班和发书,上午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便是自我介绍。这些议程进行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

在小郭那里,山西晚报记者看到了两张表格。曾担任过什么班干部、愿担任什么班干部、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这些内容,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喜欢高大帅气的,有的喜欢漂亮的,小郭说,她喜欢温柔、幽默的老师,这样上起课来,会有趣很多。除了基本信息,表格里的两项内容,引起了山西晚报记者的注意。一项内容为:你和别人(老师、同学)想法不一致时,该如何处理?另一项内容为:自我评价。这两项内容分别要求填写字。

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想住宿的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具体能不能住校,学校将另行通知。

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南校

初一共有36个班住6人间吃自助餐

分班情况:年,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南校计划招生人,其中直升人。摇号录取之后,今年共计招录了36个班,每个班40人左右。

录取过程:8月9日上午,到校领取录取通知书,并缴纳学费。原本计划8月25日报到、26日开始军训等事宜因疫情原因取消,变为等学校通知。8月29日下午,学校短信通知分班结果和报到时间。8月30日,不同班级分批次入校报到。

现场目击:8月30日,12岁的李梦娇和爸爸妈妈一起自驾前往她的新学校——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南校,开启3年的初中生活。

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南校是一所私立学校,今年的费用是元,其中含元的惠民补贴,陈冰实际交了元。“这个费用包括学费、书费、餐费、用品费等,来了学校以后,基本不用再花其他钱。”陈冰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学校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入校,老师会通过班级家长群发孩子的动态,也可以办理校讯通,方便学生用卡式电话和家长联系。

李梦娇的宿舍在4层,6人间,上下铺。李梦娇分到了靠窗位置的上铺。宿舍里有一张大桌子,就在窗户底下,6个人共用。还有6个铁皮柜子,可以放学生自己的用品。学校发放了两床被褥、脸盆、毛巾、牙具等用品,陈冰帮女儿一一整理好。

从宿舍步行到食堂,陈冰卡了一下时间,大概需要六七分钟。食堂很大,学校提供自助式家庭化的营养配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进行选择。

李梦娇的教室在初中部的二层。从食堂步行到教室,差不多也需要六七分钟。初一的36个班都在二层,呈对称式排列。一边是1班到20班,另一边是21班到36班。楼里特别大,两侧不同班级的学生,想在课间碰个面都不容易。

太原市志达中学校

12个班均衡编班素质测评有难度

分班情况:今年志达中学共设12个班,每个班44人至46人。

录取过程:8月23日,领取录取通知书,8月26日下午素质测评,8月29日查看分班结果,8月30日进行学法教育,9月1日正式开学。

现场直击:9月1日7时40分,王天纵和妈妈一起前往新学校开启新学期。王天纵是太原市志达中学初一新生。虽然是“新”,但在他眼中,志达已经是“老”朋友。“学校就在我家附近,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希望能在这里读初中,今天终于愿望成真了。”王天纵高兴地说。

今年志达中学共设12个班,每个班44人至46人,王天纵分在班。8月26日下午,王天纵去学校参加了素质测评。“感觉题目有一定难度,语文强调古诗词的积累,数学最后一道题挺难的,我答题花费了20分钟。”王天纵说。测评当天,王天纵和前后座的几个同学交了朋友,8月29日查看分班结果时,他打听得知,自己班里有成绩好的、一般的,也有不太好的,“编班应该比较均衡。”

9月1日,是志达中学初一学生开学第一天。由于课程表还没有下发,王天纵把提前下发的教材都带去学校。“老师发了20多本书,我称了一下,有13斤重。”他笑着说,“今天估计会排座位,我打算把一些书放在课桌抽屉里,这样上下学书包也能轻一些。”

志达中学暂时不能住校,王天纵的父母工作非常忙。为方便上下学,妈妈给他在学校附近找了一家小饭桌,中午就在小饭桌吃饭和午休。“听说,志达中学里有很多学生都是‘学霸’,我要向他们学习,也想和他们一起竞争,让自己在初中阶段能更上一层楼。”王天纵说。

太原市师苑中学校

统一接种新冠疫苗发型着装有规定

分班情况:共开设24个班,其中侯家巷校区有15个班,每个班级40人左右。

录取过程:8月26日上午,入学培训。8月26日下午到8月28日上午休息。8月28日15时,新生报到入学,领取校服、新书。

现场目击:“通知书没拿上咋办?”“分班通知在哪儿贴的?”“师傅,咋就知道娃娃分哪个班了?”8月28日下午,是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太原市师苑中学校初一新生报到入班的日子。新生由班主任进行入学安排,领取校服、新书。孩子们都走进了校园,家长迟迟不离开,显得比孩子们还紧张。家长们有各种问题,向留守在门口的保安师傅咨询。保安说:“你们放心哇,娃娃们都那么大了,自己看通知能找到班级的。”保安师傅对着一个男孩说:“赶紧进,快跑!上次你就迟到了。”有家长问他咋知道的,保安说,这孩子眼睛大,上次迟到,他就记住了。

初一新生新冠疫苗接种,也于当天下午进行。入班后,学生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到位于马路对面的临时疫苗接种点接种疫苗。“对于我来说,这一下午充满了新奇!”初一新生乐乐说。进入校园后,乐乐很快在教学楼大门口的通知里,通过姓氏首字母的字母序号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并从里面找到了对应的学籍号,找到了自己所在的班级。进了班级后,老师告诉他们,这次分班共计有24个班,其中侯家巷校区有15个班。当天下午没有开课,就是发书、排座位、讲入学后的注意事项和打疫苗。乐乐说,班级里进行了第一次点名,她感觉老师喊她的时候,她的心跟着怦怦跳,确实有点儿小兴奋。

女生头发不能过肩、遮耳,男生要寸头;书包和笔袋上不能有挂件;不能带贵重物品、不能带电子产品等;校服穿全套,长短可以改,但不能改变裤型……老师还告知孩子们到校与放学的要求。7时15分到校,7时25分完成收作业并开始早读,14时10分之前到校,18时15分放学。

学校还发了一张表格,让孩子们写“人生规划”和“我的新生活”。“我期待大家一起学习,在课上专心致志地听讲,下课一起玩耍,建立友谊。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一位初一新生这样写道。

当天18时,孩子们开始陆续出校,鼓鼓的书包里装着新书,手上还抱着新领到的校服。“妈妈,我们班老师特别和蔼!”“我和小学同学分到了一个班”……孩子们纷纷讲述他们在校园里的事儿。

家长心态变化

有人准备先调整自己的心态有人决定不过多干预孩子

9月1日,家长们迎来“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新学期。面对“双减”新政,能不能减少家长的焦虑?面对新学期,家长们的心态调整得怎么样?9月1日,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两位新生家长。

小学新生家长:家里做好“幼小衔接”,准备阳光心态迎接新学期

“说实在的,尽管早就听说孩子上小学前不需要上学前班或者幼小衔接班,但真轮到自己孩子要上小学的时候,要不要报‘幼小衔接’,心里还是有些纠结。”刘丽媛是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笑笑的家长,谈起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她对山西晚报记者说:“‘双减’政策的落地,让我下定决心,不给孩子报班了,‘幼小衔接’我们在家做。”

笑笑一直在公立幼儿园学习,从小班到大班,她学会了如何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如何和小朋友和睦相处,见了长辈要问好等礼仪,但对于很多同年龄孩子都掌握的拼音、算数,却显得不那么“敏感”。“没有系统教过她,所以我一直不着急,想着实在不行,这个暑假给笑笑报个‘幼小衔接’。”刘丽媛说,“双减”政策明确学校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自己重新审视了一下孩子,“我觉得笑笑不上幼小衔接,依然没问题。”

虽然知道学校会零起点教学,刘丽媛依然有些紧张。“毕竟孩子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能再像幼儿园时期那样散漫,需要提前让她知道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这个暑假,刘丽媛在家中会设计一些小游戏,比如扑克牌或者字母迷宫等,将简单的知识融入其中,让笑笑在玩耍中或多或少学习点知识,还时不时给笑笑说说小学校园生活,鼓励笑笑自己为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计划招生6个班共计名学生。侯家巷附近的很多居民都希望能顺利被这所家门口的学校录取。家长群成立之初至今,大家常常在群里相互打听各种各样的信息。从孩子会不会被学校顺利录取,到均衡分班结果,再到开学应该给孩子准备什么样的书包、鞋子……看到家长们

1
查看完整版本: 开学首日,一年级新生逃学被民警抓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