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中班,家长群里掀起一阵上不上学前班的讨论热潮。
我家娃是小月龄,所以我是坚定的大班党。
理由如下:
1.还有十多年甚至更长的漫长学习道路,给孩子多一年松快的时间。
2.小一那点东西,家里带着教教就足够,没必要非困死在教室里。
3.晚一年辅导作业,可以晚一年让老母亲过上心跳过速、血压上升的日子,有利于延缓衰老。(我不会告诉你第三点是主要理由的咳咳咳)
总之,老母亲并不是随便拍脑门决定的,跟幼儿园还有附近几所小学的很多家长都沟通过。
不上学前班,不代表零基础入学
我反对学前班,但我同样反对零基础入学。
根据多方沟通结果,虽然学前班可以不上,但是这些工作家长还是必须要做的。
1.拼音一定要学
小一家长反映,拼音进度贼快,基本上一个多月完事。这个时间跨度远远不够孩子学到熟练。所以拼音一定要学。(友情提示,据说拼音有些小改动,家长自鸡需谨慎)
2.一定的识字量要有
据小一家长反映,上学期考试还读题三遍,下学期考试就只读一遍了,如果不识字,考试会懵圈。
3.学会写字
有些小学一年级没有书面作业,有些有,而且据说还不少,所以为了适应小学生活,还是提前练习一下书写比较好。
4.数学20以内基本够用
小一上学期还在20以内摸爬滚打呢,不过不是简单的加减,而是综合运用,个人感觉看起来是考在数学,其本质是在考语文。
5.鉴于帝都家庭基本不会有英语零基础入学的家庭,基本上有点英语基础的孩子课内都无压力。
那些比知识储备更重要的
其实一年级接触到的知识总归还是简单的,所以比起知识方面的储备,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提前练习,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1.作息规律
在幼儿园里,迟到可能不算什么大事,但上了小学就要尽量避免迟到。加上小学不像幼儿园那样可以午休,必须帮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2.要坐得住
专注力和自制力一直是被重点强调的。具体到小学阶段,至少要保证孩子能够老老实实在座位上坐四十分钟。对于一些比较调皮、坐不太住的孩子,家长可以提前在家里训练训练,设定一个模拟课堂,先从十分钟、二十分钟开始,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阅读、画画、搭积木等,慢慢延长。
3.自理能力
学会基本的自理能力,吃饭穿衣系鞋带洗手洗脸等。还可以提前模拟孩子自己收拾书包,家长列一个清单,例如几本书、几种文具,让孩子按照清单自己整理好,家长再检查。
4.沟通、表达能力
小学不像幼儿园那样老师会面面俱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