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12/21 16:43:00
先说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一个10岁小男孩,凌晨3点半被亲生父亲扔在了火车站。父亲离开前,还给小男孩留下一个空碗,让他在火车站要饭,说天亮再来接他。然后,父亲就独自一人骑着电动车上夜班去了。后来,有路人报警,小男孩被带到了警察局。警察问:“犯了什么错误了,跟叔叔讲一下。”小男孩说:“被老师投诉了,作业少写了。”经了解,原来因小男孩数次被老师投诉,父亲实在没办法,一气之下把小男孩扔在火车站要饭,想让他体会到:不吃学习的苦,以后就要吃生活的苦。对此,网友的评论两极分化:现在,很多父母拿孩子没办法,要么打不得、骂不得,要么打也没用、骂也没用。其实,当孩子学习不努力时,建议父母先从下面两点反思自己:一、是否总批评打骂孩子,抓住孩子的缺点不放?有这么一些父母,帮孩子改正缺点的时候,总是用“蛮力”。这些父母,动辄就用孩子的缺点打击孩子,动辄就危言耸听“恐吓孩子,动辄只是为了宣泄情绪而给孩子“翻旧账”……当父母这样做时,你知道孩子是怎样想的吗?孩子通常有两种心态:一、大脑关闭接收雷达,逃避性大脑放空;二、对学习、作业恨之入骨,产生厌恶和惧怕情绪。应该怎么做?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向好”的,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被赞美和鼓励。对于“改正缺点”,可能孩子努力了,但成效甚微,不但没被父母发现,反而被父母认定“屡教不改”,招来一顿批评。下面两个妈妈的做法,值得每一位父母思考:兰兰读3年级,平时有粗心大意的毛病。有一次,妈妈检查兰兰作业,50道计算题,兰兰因为粗心,算错了7道,妈妈大发雷霆,批评了兰兰一顿,兰兰当场反省,知道错了。第二天,妈妈检查兰兰作业,发现又错了5道计算题,妈妈批评兰兰不用心,一气之下把兰兰的作业本撕掉了。林林妈妈的做法恰好相反:林林刚上学时,写字很潦草,不认真。妈妈检查林林的作业时,只提醒过林林一次。然后,每天检查作业,妈妈都会努力挑几个好看的字,大力表扬林林。就这样,林林的字果真越写越好。二、是否不肯放手,大包大揽?有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全身心学习,包办了孩子学习以外的所有事情。从挤牙膏、系鞋带到整理书包。其实,越是全面发展的学霸,越是独立性强。因为他们已经把学习当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家人的“重点项目”。各方面独立的孩子,有主见,不依赖,思维条理,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差。下面这个小故事,十分值得父母一看: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当孩子在成长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时,父母更要保持情绪的平和。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承担自然后果,比打他骂他更管用。对任何事情,教育都应该诉诸于行动,而不是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