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平安建设的生力*
苏报讯(谢超翔有风)6月骄阳,烈日下酷热难耐,姑苏区人武部正组织民兵应急分队一招一式操练警棍盾牌动作,经过区人武部的优化整合,这支队伍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据悉,前不久的区武装工作会议,17个街道武装部的部长,对照地区发展实际,认真分析民兵参与平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城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因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多,影响了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参与平安建设,民兵责无旁贷。组织民兵参与平安建设,既解决了社区人力不足的问题,又锻炼了民兵队伍,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一番探讨和深思熟虑之后,姑苏区形成了优化整合民兵治安巡逻分队、信息员和宣传员队伍,加强民兵队伍“平时服务能力”建设的设想。在先行试点基础上,今年5月,姑苏区人武部在民兵队伍优化整合会议上,提出了注重加强民兵应急分队,街道、社区民兵治安巡逻分队,社区民兵信息员、宣传员队伍“三支队伍”的建设。在调整队伍时,人武部没有搞“一刀切”,而是结合人员流动性大、民兵在位率低等实际,打破以往的条条框框,突出一个“实”字。在队员年龄上求“实”。针对民兵在位率低,人员难组织,他们放宽了民兵巡逻、信息、宣传队员的年龄限制,较好地稳定了队伍。在人员出入队上求“实”。针对人员流动性大,采取“宽进宽出”的办法,对社区的民兵治安巡逻小组只定编不定人,各社区民兵连可根据人员流动的实际,适时对民兵巡逻队员进行补充调整,确保流入民兵能加入到队伍,巡逻活动不断线。在这一思路引领下,姑苏区人武部按照“义务巡逻为主,辅助以必要的社会保障措施”的办法,在所属17个街道逐步调整“三支队伍”,民兵成为社会文明建设中的一道安全屏障。实践中,姑苏区人武部认识到,民兵参与平安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既要加强民兵的法规意识,更要进一步加强与区公安、城管等机关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姑苏区人武部制定了一系列规定。采取“*事部门与区公安、区市容市*工作的衔接”等“三个衔接”。明确了“遇到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妥善处理”等四项制度。民兵参加平安建设人员,保障工作一定要及时有效。为此提出并采取了“集中保障”、“联合保障”、“互补保障”等“五种保障”模式。五种保障模式一经运用,就凸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民兵平安建设的“三支队伍”精神抖擞地活跃在古城区,成为编织“平安姑苏”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