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宝宝退烧有绝招,医院跑常见危险 [复制链接]

1#

生病的宝宝越来越多,无非就是感冒发烧、咳嗽等,凡咳嗽久了还容易引起支气管炎,甚至肺炎。有两招小小的办法对付咳嗽和发烧,效果特别好。一般小儿发烧很容易烧到39度以上,那叫高烧了,其实这是因为小孩子是纯阳之体,体内正气足,感冒发烧了正是正气和邪气在斗争,是宝宝增强抵抗力的大好时机。

但是到了39度以上一般家长都会急得不得了,医院送。医院才能解决问题似的,但事实上有经验的父母都知道,医院就是立刻量体温,如果是39度以上,马上就喝那支红色的药水,这个效果好,半小时到一小时内就能退烧,缺点就是还要反弹。医院就会要求输液,药水一般开两天,二张红头人民币就没了,钱先不管嘛,问题是输液回家后肯定又会反弹,医生都会告诉你这一情况。第二天再输液,或许二天三天后压下来了,家长也就放心了,以为没事了。但事实上是外来的第三方把邪气给压下去了而已,你连让正气和邪气战斗的机会都没给孩子,久而久之,毛病又复发了,接着输液,重复这一切。孩子又遭罪又受苦。

解决妙招

碰到这种发烧的情况,家长们可以自己在家为孩子做,很简单,打个鸡蛋,把鸡蛋清弄出来,然后找块餐巾纸或是纱布,把鸡蛋清涂在上面或浸透纱布,然后贴到孩子额头上,过一会儿换一下。也可以弄一个小小的酒杯或是器具之类的,就是杯口小点,把鸡蛋清倒在里面,用纱布把酒杯包起来,然后用杯口对着幼儿的额头慢慢打圈涂抹,基本上一个蛋清差不多涂抹完了时,烧也就退下来了。一般情况下半小时内就能退烧,效果很灵,也不受罪,去试试吧。大人也可以。

还有就是咳嗽,咳嗽要分为有痰的咳嗽和无痰的咳嗽(就是干咳),我这个方法对于干咳没什么作用,对于有痰的咳嗽非常灵光,屡试屡爽。

方法也很简单:

去买一个白萝卜,一定要白萝卜哦,买回来后切一段,切多少自己定,没关系的,切成丁,生的,然后把萝卜丁放碗里或杯里都可以,倒上几勺蜂蜜,最好是紫云英蜂蜜,没规定多少,根据你萝卜丁的量来定,二三勺这样吧。然后放着,千万不要煮哦。放上四小时之后,萝卜汁水就出来了,这时用勺子去搅一搅,把蜂蜜和萝卜汁水搅匀了,然后把这种搅匀了的蜂蜜萝卜汁水倒入温开水中,就可以把这个水喝了,一天喝上三四次,一般很厉害的咳嗽当晚就会改善,尤其是晚上咳嗽得很厉害的孩子能明显感觉到。最多喝上三四天就好了,咳的厉害的话一天中的次数喝多点,汁水浓点。几个月的宝宝都可以喝,放在奶瓶中喝,比吃中药西药好多了,有痰的咳嗽效果最好。

把生姜剁碎,烧热锅,随后把姜末倒进去炒,炒热之后,拿两条柔软的布把姜末包在宝宝的脚底,如果宝宝不配合的话,可以在宝宝睡着的时候包上去,再拿个袜子穿上就更稳妥了,不会担心包得不够紧或者姜末跑出来,很实用又没副作用在宝宝生病发烧的时候,轻易不要给宝宝吃退烧药,也不要输液!

告诉各位妈妈退烧的一个方子:

香菜去叶子留茎和根3-4根白萝卜2-3片生姜1-2片加冰糖加水煮15分钟。待温度适中给宝宝喝,宝宝喝下去会出汗退热的。

1、米汤:将大米煮烂去渣,加入少许白糖;

2、绿豆汤:将绿豆煮烂,取其绿豆汤,加入适量冰糖;

3、鸡蛋羹:取1-2个鸡蛋打匀,加适量温水蒸熟;

4、西瓜汁:可促进*素的排泄;

5、鲜梨汁:适于发热伴有咳嗽;

6、鲜苹果汁:含有维生素C,可中和体内*素。

①伤风咳嗽:红塘姜枣汤;

②风寒咳嗽:萝卜葱白、白萝卜蜂蜜;

③咳嗽肺痈:鲜梨贝母;

④肺虚久咳:冰糖燕窝粥;

⑤久咳咽干:蒸白梨蜂蜜;

⑥止咳祛痰涎:萝卜胡椒;

⑦止咳化痰平喘:豆腐糖;

⑧补虚止咳:糖水冲鸡蛋;

⑨夜咳:芝麻冰糖水

1洗净。

2切开。

3橙肉撒少许盐。

4筷子插几下,盐更容易渗透。

5盖上“橙盖”。

6放小碗内保持橙身竖立。

7蒸10-15分钟(水沸开始计时)。

8去皮吃肉喝汁(包括碗里的精华)婴儿和大人均可。

1、胡萝卜泥~取新鲜胡萝卜适量,洗净切成小块,加水煮烂或蒸烂,取出胡萝卜捣成糊状,然后加入煮胡萝卜的水调匀即可,每5~10克胡萝卜泥大约加毫升胡萝卜水。

2、蒸苹果泥:蒸熟了的苹果具有很好的止泻作用,平均每天吃2~3次

玉米一根带须及最内两层青皮,胡萝卜一根(中等个头儿)去皮切滚刀块,荸荠(8至10个)去皮(不去皮也可但要洗净),配以清水1L-1.5L,水开后中火煮二十五分钟左右(至玉米熟透)。汤水保持温热,一日内服用。一般感冒初期,连续服用两天感冒症状会有效得到缓解。

白菜:有清热除烦,利二便的作用;

芹菜:去肝火解肺胃郁热;

莴笋:清热、顺气、化痰;

茭白:清热解*的功效;

莲藕:清热生津、润肺止咳;

茄子:清热解*;

百合:清热润肺止咳功效;

苦瓜:性大凉,味苦,泻六经实火,是一味苦寒清热食品。

1.撩衣蹬被口干,手足心发热:阴虚肺热;

2.脸朝下,口舌溃疡:余热未净;

3.翻来覆去,口臭、腹胀:宿食;

4.哭闹摇头抓耳,伴发烧:外耳炎、湿疹或中耳炎;

5.四肢抖动:疲劳或受惊;

6.抓屁股,肛门有小虫:蛲虫病;

7.打鼾,口呼吸:扁桃体肥大

①营养酸牛奶:增食欲促消化

②小米:富含VB,不饱和脂肪酸

③胡萝卜:增强免疫力

④西红柿:含VC丰富

⑤豆浆:物美价廉的滋补饮料

⑥苹果:含锌丰富

⑦蘑菇:净化血液中的*素

⑧苦瓜:增强免疫细胞活力

⑨黑木耳:净化肠胃

别再给孩子喂这些致命的东西了

馥府

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人人网豆瓣网

第期

都说养孩子不容易,特别是3岁以内的小孩子,没有自理能力,怕磕怕碰,一旦遇到危险,许多孩儿爸孩儿妈都会手足无措,结果好心办坏事。

3岁男童噎馒头喂水死亡

前不久,浙江宁波市慈溪庵东中心卫生院里,一个妈妈抱着3医院大厅,儿科医生检查后发现,孩子瞳孔已经散大,脸色发紫,呼吸心跳都没了,虽然经过抢救,但没能救回孩子。孩子妈妈不甘心,又叫了医院抢救。孩子妈是外地人,居住在距离卫生院大约三四公里的地方。当天早上,孩儿妈喂小孩吃馒头,孩子一口没咽下去噎到了,孩儿妈便给小孩喂水,希望能把馒头顺下去,可连灌几口水后,孩子脸色开始发紫,呼吸不顺,孩儿妈只好跑去叫来房东,在房东陪同下,医院,此时已经距离孩子噎到大约20多分钟了。

当时接诊的潘医生说,这个事情上,主要是家长救治不到位。第一个错误是不能喂水。“干馒头吃进去,喂了水,馒头会发胀,没噎下去的话,就会在喉咙堵住,更危险了。”很多人认为呛住了就要喝水,其实这样只会加重引起呛咳,如果不小心呛进肺里,还会引起窒息,严重的话,还会引发吸入性肺炎。

(图文无关)

第二个错误的,医院救治。其实应该马上做心肺复苏。如果看到人脸色发青或者发紫,前5分钟做心外按压,是最有效的。如果不及时救治,即使后面人抢救回来,脑子一度缺氧,脏器功能也会衰竭,受到影响。潘医生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前不久,她遇到了一个孩子被面条噎住的案例。妈妈扣了孩子喉咙,他一恶心就吐出来了。医院,原先发青的脸,已经恢复正常了。

18个月病童口服泡腾片死亡

年4月在浙江杭州,年仅18个月的小牧浩感冒发烧,医生开了泡腾片,小牧浩的母亲以为该剂型和普通片剂的用法一样,就先将泡腾片喂到孩子嘴里,再给他喝水,结果引起孩子窒息,抢救无效死亡。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泡腾片是一种安全、服用方便的剂型,其实一旦使用不当,让它“生气”,十分危险。

泡腾片中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等崩解剂,放入水中后,崩解剂和水会发生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同时泡腾片迅速崩解,全过程一般需要1~5分钟。这期间会出现大量气泡,就像汽水一样,但泡腾片未完全溶解,气泡还没消失时不要急着喝。这时还有部分药物没有崩解,如果进入口腔,崩解过程继续,会产生大量气体,如果通过食道进入胃肠,会引起腹胀、腹痛、打嗝等,如果进入呼吸道,会引起呛咳,严重时会影响呼吸。如果像小牧浩一样,直接把泡腾片放入口腔,相当于把嘴当成杯子,药物崩解的全过程都在嘴里进行,短时间内会生成大量气体,影响呼吸,出现窒息以致死亡。

这些零食容易堵塞孩子气管

果冻:小孩吞食果冻容易发生意外,如果实在太馋,请先将果冻弄碎。

麻花、糖果:容易噎住,真的想吃,请先切成丁状。

鱿鱼丝、牛肉干:纤维太长,韧性强,又硬。

花生酱:黏稠度过高,不适合小孩吞食。

坚果类:体积小,有时小孩来不及咀嚼就吞下,容易噎住。

樱桃、龙眼、葡萄等:里面的核容易噎人,建议去核再吃。

芹菜、豆芽:纤维丰富,不好咀嚼。

大肉块:不容易咬烂,强吞容易噎到。

长面:太长不容易吞食,建议弄断再吃。

多刺的鱼:孩子容易被刺到。 

粗心爸妈易疏忽的事儿

1.用力摇晃宝宝

婴儿的脑袋无论长度、重量在全身所占的比例都较大,加上颈部柔软,控制力较弱,大人对宝宝肩膀的摇晃动作易使其稚嫩的脑组织因惯性作用在颅腔内不断地晃荡与碰撞,从而引起婴儿脑震荡、脑水肿,甚至造成毛细血管破裂。

2.袒露小肚子受凉

小宝宝的肚子对气温特别敏感,最怕受凉,一旦受凉,可使肠蠕动增强,导致腹痛、腹泻的发生。而腹痛、腹泻反过来又会严重影响小宝宝的营养吸收,使其抵抗力进一步下降。

3.饮食时笑闹宝宝

人的咽部处于气管与食道的交叉口,饮食时笑闹很容易导致交叉口上的会厌软骨“失职”,使异物误入气管,导致呛咳不止。如果误入的是固体食物,食物很有可能会沿气道堵塞气管或支气管,造成宝宝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4.穿皮鞋学步

皮鞋的鞋帮与鞋底都较硬,一双紧紧的硬底皮鞋会限制宝宝两脚肌肉的活动,加上减少了外界的刺激,必然会影响其学步,对孩子脚部的发育也是一种人为的束缚。

5.洗脚水过热

足弓可以缓冲行走与跑跳时对机体的震荡,保护足底的神经血管免受压迫。足弓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期,而热水有可能使足底的韧带松弛,导致平足形成。

6.宝宝生病时还喂甜食

孩子生病后消化道的分泌液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食欲下降,此时若再进甜食,就会大量消耗维生素B1,使消化液进一步减少,食欲也就更差。

7.给年幼宝宝掏耳朵

耳屎是有一定的生理功能的,如阻止灰尘、小虫进入耳内,缓冲噪声,保护鼓膜,防止外界水分流入耳内等。婴幼儿的耳道尚未发育成熟,大多呈扁平缝状,皮肤又娇嫩。家长给宝宝掏耳时稍有不慎,轻则掏伤皮肤引起感染,重则可捅破鼓膜导致听力丧失。

最常见的逗宝宝的危险动作

1.抛宝宝

危险动作:

用手托住宝宝的身体,往上抛出三四尺高,在其下落时用双手接住。

对宝宝的危害:

宝宝自上落下,跌落的力量非常大,不仅有可能损伤成年人,而且成年人手指也有可能戳伤宝宝。如果被戳到要害部位,会引起内伤。更危险的是,一旦未能准确接住宝宝,后果不堪设想。

2.“坐飞机”

危险动作:

双手分别抓住宝宝的脖颈和脚腕,用力往上举,同时转圈。
  

对宝宝的危害:

这种逗乐方式不仅有跌伤宝宝的危险,还有导致脑瘫的危险。因为这种快速旋转,会使宝宝的脑组织与颅骨相撞,损伤脑神经,影响大脑的发育。

3.转圈子危险动作:

大人双手抓住宝宝的两只手腕,提起后飞快转圈。对宝宝的危害:这种逗乐会使宝宝转得头晕眼花,放在地上站立不稳,甚至跌伤。有时还因离心力的作用,容易使宝宝的手腕关节脱位。4.“中弹”

危险动作:

让宝宝张开口,向其口内投花生米或豆子,投一次吃一粒,这是十分危险的游戏。

对宝宝的危害:

一旦花生米或豆子投入气管,或宝宝笑时呛入气管,轻者呛咳,重者窒息。

5.过多逗笑宝宝

危险动作:

适当地逗逗小宝宝,既可给家庭带来乐趣,也能使宝宝在笑声中健康成长。但是,过分的逗笑却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
  

对宝宝的危害:

宝宝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逗得笑声不绝,会造成瞬间窒息、缺氧,引起暂时性脑缺血,有损脑功能,还可能引起口吃。过分张口大笑,容易造成下颌关节脱臼。睡前逗笑,还会影响宝宝入睡。

6.乱捏鼻子

危险动作: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看到宝宝的鼻子长得扁,或者想逗宝宝乐,喜欢用手捏宝宝的鼻子。别小看这轻轻的一捏,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对宝宝的危害:

常捏鼻子会损伤粘膜和血管,降低鼻腔防御功能,容易受到细菌、病*侵犯而生病。乱捏鼻子会使鼻腔中的分泌物、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诱发中耳炎。

7.触摸男童生殖器

危险动作:

有一些大人喜欢用手抓摸小男孩的生殖器逗他玩,这种逗乐方式不但不雅观,还对宝宝的健康有不良影响。

对宝宝的危害:

这种逗乐方式有可能使宝宝以后出现手淫的坏习惯,加上宝宝的生殖器和尿道粘膜比较娇嫩,容易受到损伤。大人手上沾染的病菌会侵入宝宝尿道,造成泌尿系统感染。

8.“拔萝卜”

危险动作:

有些大人想试一下宝宝的重量或者逗宝宝开心,和宝宝玩“拔萝卜”的游戏,双手拉住宝宝的手臂提离地面。

对宝宝的危害:

这种动作最易扭伤宝宝的手腕关节和肩关节,导致脱臼,增添宝宝的痛苦。

9.扯宝宝面颊

危险动作:

宝宝长得活泼可爱,父母和亲朋好友常常喜欢用手拧宝宝的面颊,其实表达喜爱的方式有很多,何必要用这种容易让宝宝受伤的做法呢。

对宝宝的危害:

宝宝面颊脂肪垫丰满,肌肉张力低,常受刺激易使局部软组织和血管神经受到损伤。此外,如经常受到刺激,腮腺和腮腺管收缩能力会降低,可引起宝宝流涎和腮腺感染。

10.口对口喂食

危险动作:

父母害怕宝宝被烫着,在给宝宝喂食时,喜欢自己先尝一下或者将食物嚼烂,然后用嘴将食物喂给宝宝,这其中带有逗乐的成分,但也有潜在的害处。

对宝宝的危害:

这样做易将细菌传给宝宝,增加宝宝患病的机会,尤其是某些经唾液传播的传染病如甲型肝炎、肺结核等。

安全播报提醒宝爸宝妈,孩子出现异状千万不要自作主张选土方法,不明白不懂就第医院,不要等到出事了才后悔莫及。

有一次老家来亲戚,午饭间,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我3岁的儿子很喜欢吃鱼,但吃着吃着,儿子出现呕吐还哇哇大哭,肯定刺到鱼刺了,我下意识让儿子多吃菜,儿子一边吞一边大哭,正要喂孩子第二口菜,被从厕所出来的亲戚阻止。亲戚是医生,她告诉我孩子刺到鱼骨头千万不要盲目让孩子吞食东西,否则会有刺破食道和血管的可能。

亲戚拔开了孩子的嘴巴,说肉眼看不到鱼刺,建医院看。我被亲戚的话吓坏了,在亲戚的陪同下,医院。医生用胃镜一看,一条S形的鱼刺横扎在孩子的食管上!已经刺破了食道黏膜,并逼近食管旁的动脉!当医生在食道镜下帮孩子取出了鱼刺,我们都大松一口气!如果亲戚不是刚从厕所出来及时阻止我,说不定会由于我的无知害死了孩子!

从医院回到家里的路上,亲戚说他十年前曾接诊过一个7岁的孩子,这个孩子反复高烧,打消炎针、吃抗生素都没有效果,医生都找不到原因。在这个孩子足足住院住了差不多一个月后,突然口吐鲜血,接着发生颈动脉跳动微弱,十多分钟后出现昏迷。我这个医生亲戚详细询问孩子家属发烧前是否有异常的事情,在问了一番之后,将病因锁定在这件事上:

孩子发烧前的一天晚饭,这个7岁的孩子吃鱼被卡到喉咙,妈妈让孩子饮用食醋、大口的吞饭团,大人认为孩子卡鱼骨是小事情,既然没卡在喉咙,吃吃饭就会吞下去,因为老一辈都是这样处理的。虽然孩子后来胃口不好,不想吃饭,没多久就出现发烧,大人压根没将孩子的发烧与鱼刺关联上。果然当我这个医生亲戚用食道镜一看,发现孩子的食道里有一个鱼刺状异物,鱼刺周边血肉模糊,后来医生们全力抢救,最终也没能挽回这个7岁孩子的生命。如果孩子的父母及时告诉医生孩子吞鱼骨的意外,估计孩子就不会丢命了!

为什么鱼骨卡喉咙,不建议吞食东西?

吃鱼时被鱼刺卡住,最初的位置一般都比较浅,最常见的就是在扁桃体附近,如果及时就医或夹出很容易解决。相反,采用吞食物等土办法,会把鱼刺越挤越深,刺入黏膜内,同时,也可能把鱼刺推入咽喉部、食管,导致鱼刺更难取出。另外咽喉食管周围有许多大血管,鱼刺刺伤血管后可造成大出血,或者刺破黏膜造成感染、化脓、形成脓肿,最后可引致感染危机性命。

面对孩子卡鱼刺,妈妈应该怎样做?

1)观察鱼刺位置

可以让孩子张开嘴巴,大人用手电筒等观察鱼刺的位置,如果张开嘴就能看得见鱼刺,在固定孩子嘴巴的前提下,大人可用筷子或镊子夹出来。对于看不见鱼刺的情况,大人医院,让医生处理。

2)如果鱼刺较小

如果确认鱼刺较小,大人可用干净的手指或筷子伸进嘴里压住舌根部,使孩子恶心呕吐,最好能大吐,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小鱼刺也就随食物一起出来了。

3)如果鱼刺较大

如果不清楚鱼刺的大小,或者知道鱼刺很大,大人千万不能让孩子吞食东西,也不能盲目让孩子呕吐,医院,让医生处理。盲目吞食或驱吐可能让鱼刺刺破孩子的咽喉和食管,造成更大的伤害!

[公认]很多家庭会把棉被拿去晒,以为这样就能杀死这个恼人的东西。可是,棉被通常在太阳的曝晒下,尘螨还是没法根除。

(你是否也这样子晒?!!)

用高倍数显微镜在已曝晒的棉被依然有尘螨。

把想要晒的棉被或衣物....毯子都行,用最大的黑色垃圾袋装起来绑好,一定要黑色的喔。

然后放在大太阳底下晒个1-2小时,黑色会吸热,袋子里面的衣物棉被温度会上升很快,尘螨。因为螨在高温50度就会死亡。真的是有效,虽然我们看不见,但是这样晒后用显微镜再观看一次,那些“可恨的螨”真的都阵亡啰!你的分享别人会感激的!

好棒的方法!真的很有效,试试看喔!

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

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某天,一位身为大学教师的朋友跟我聊起他那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夫妻两个都是博士,朋友的妻子还是“海龟”,可儿子的成绩是班级倒数第一,他问我为什么,我说主要你的夫人太能干了。他还以为是开玩笑呢,认为我在指他夫人忙于事业,就说,没有,我老婆每天陪他写作业,就是每次不到五分钟,就火冒三丈,对着孩子大叫“你怎么这么笨!”。我说,你看,问题就出在这里,你儿子的母亲太聪明了,他这么小怎么可能比他母亲聪明呢?

不知大家是否留心过很多名人传记中是怎样描写母亲的:母亲温柔、贤淑、善解人意,她始终默默地为孩子奉献而毫无怨言,母亲坚强、善良、有主见,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母亲的……这些文字是不是很熟悉?就是这样的母亲才可能培养出了那么出色的孩子。

孩子在幼小时对母亲有着本能的依赖,所以,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怎样的妈妈才能培养出独立自主、有思想、习惯好的孩子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母亲在孩子面前必须收敛起自己的锋芒,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母亲。

1

妈妈在进家门之前,务必提醒自己:忘掉所有单位里不愉快的事情,现在开始承担的是母亲的角色了。孩子需要母亲很快乐,千万不要把与孩子无关的坏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是无辜的。

2

当孩子兴致冲冲地告诉妈妈他今天在学校得了一颗五角星或是小红花的时候,千万不要表现出厌烦或者不屑一顾,一定要和儿子一样高兴地表扬他。最恰当的办法是说能不能让妈妈看看,要与他分享这个快乐,因为这个荣誉对孩子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3

当孩子来问妈妈问题时,妈妈绝不能表现得像在单位里那么聪明能干,装装“无知”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鼓励孩子动脑筋,去依靠自己的力量想清楚这个问题,或者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或借助于网络。妈妈不能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答案都说出来,边说还边自得,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几次之后,孩子就会回避问妈妈问题变得很自卑。

4

当孩子告诉妈妈今天考试没考好时,妈妈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绝对不能发火或脸色阴沉,孩子这时正紧张地观察着妈妈的脸色呢。所以,妈妈好表现得没什么情绪变化,让孩子把卷子拿出来,和孩子一起分析错在哪儿。要是孩子已经明白了错在哪儿,妈妈也不必再纠缠。但最后要鼓励他:你看,你弄明白了下次考试就不会错了。妈妈要是感到自己无法控制情绪就去卫生间洗把脸,照照镜子,做几个深呼吸。

5

当孩子在考试前或做什么比较重要的事情之前表现出胆怯时,妈妈千万不能不以为然或训斥他胆小或表现得比他还紧张,这样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导致孩子无法正常的发挥。这时,妈妈最好很轻松地对孩子说,不管你做得怎么样,爸爸妈妈在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如你呢,不要担心。这时,孩子心里会很有底气和自信,他会发挥得比平时更好。

6

当孩子遭受失败或挫折时,妈妈要表现得坚强和绝不放弃,冷静地告诉孩子失败只代表一时,不代表孩子终生失败。不要孩子还没认为要放弃时妈妈首先就表现得没有什么希望。最差的就是用刻薄的语言挖苦他,把孩子数落得一无是处,甚至新帐旧账一起算。这样的母亲教育下的孩子会极度自卑,甚至放弃自己本应美好的前途。

7

妈妈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自己说话的方式。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就是母亲,所以,母亲最清楚孩子的弱点在什么地方,假如母亲在说话时经常直指孩子的弱点,以讽刺、批评或要挟,或是明明知道孩子做不到而故意要求孩子去做,这无疑是用最尖锐的武器在不断刺伤孩子的痛处。孩子内心会很受伤害,因为这个伤害来自于他最亲近的人。

8

妈妈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语言的数量。千万不要唠叨,事实上,最让孩子害怕的是母亲的沉默,所以,与其唠唠叨叨地对孩子说个没完,不如用简短的语言告诉孩子他所犯的错误所在或应该注意些什么,接下来,母亲的沉默肯定比继续说话更有用,不要以为孩子不懂,他虽然装得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实际上在观察母亲是否把所说的事当真。

总之,妈妈在家就是妈妈,不是职业女性。妈妈应该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