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家长,你家孩子太调皮了,总是上课捣乱说什么也不听。你还是带孩子去检查一下吧,这是多动症。”开开心心去幼儿园接孩子,却被老师留下告知这样的话。换位思考如果这位家长是我们自己,听到别人这样说自己的孩子该有多难过。本来活泼可爱的孩子怎么就被人说成多动症。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说成多动症,只因孩子调皮不好管。可是活泼好动本就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不是物品,谁也不该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他们。那什么才是多动症?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只是天性活泼还是真的患有多动症,下面就跟小雨点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又名轻微脑功能失调,或“注意缺陷障碍”,是一类以注意障碍为最突出表现,以多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行为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年公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将多动症分为以下4种类型:
1.单纯的活动和注意障碍:以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和容易分散,以及活动过度为主要表现无明显的品行障碍或其他特殊技能的发展迟缓。
2.伴有发展迟缓的多动症:伴有言语发展延迟,阅读困难或其他特殊技能的发展迟缓。
3.多动症伴有品行障碍,但没有发展迟缓。
4.其他。
一、多动症的病因:多动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综合症,先天原因如某种神经递质的缺陷,神经髓鞘发育落后,以及后天的某些原因造成的脑损伤以及不良的教育,都有可能诱发和促使症状的出现和发展。
二、多动症的表现:多动症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美国精神病协会编制的《精神障碍的诊断和统计》第3版将这些表现概括为基本特征和有关特征两大类。多动症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不尽相同。以下这些表现并非每个患有多动症的幼儿都具备,总之小动作多易冲动,注意力有明显缺陷,是多动症的主要表现。
1.婴儿期:主要表现为易激怒,不安宁,饮食情况差。
2.先学前期与学前期: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有破坏的行为,不能安静的坐在某个地方,对动物残忍有攻击行为和冲动行为情绪易波动,遗尿等。
3.学龄儿童:学龄儿童症状最为突出,表现为上课不能安静听讲,学习困难小动作多,不能完成作业,容易激动,好与同伴争吵,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等。
现在我们弄清了多动症的病因与表现,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日常表现进行认真对照。如果孩子经常出现上面这些特点,医院进行检查,由医生进行专业的诊断。不要随便听信他人的言语对孩子妄下论断,那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即使被医生确诊为多动症,也不要对孩子灰心失望,只要积极治疗多动症是可以被治愈的。一般对于多症的矫治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心理治疗:调整家庭环境,父母要改变太过严厉,或者溺爱放任两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消除各种紧张刺激,增加文体活动。
2.“视、听、动”能力训练: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常在语言,绘画,动作技能以及社会性等方面较一般儿童发展迟缓,因此要从改善基本的能力入手进行训练。动作训练可通过拍球跳绳等提高儿童体能,让他们自己系鞋带,穿衣服或给图片画画的,以此训练手眼协调动作和培养注意力的集中,多让他们与伙伴一起做游戏,增强语言交往和社会适应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要对儿童有耐心,每一次提出的要求不要太高,使他们通过努力就能达到。
3.注意力训练:
(1)听觉注意力训练:通过让幼儿用听觉感知信息,从而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例如给幼儿讲一段故事,要求幼儿每听到一个动词,或是其他词类,就把这个动词念一遍。
(2)视觉注意力训练:通过让儿童凭借视觉来感知信息以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例如让幼儿数出一堆筷子的根数。
(3)动作注意力训练:通过让幼儿来完成特定的动作,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例如让幼儿把小皮球向上抛起接住,再抛弃,再接住,连续15~30次。
(4)混合注意力训练:通过让幼儿的几种感官同时参与活动,从而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例如依次念不同的名称,要求幼儿听到水果名称时跺一下脚,听到蔬菜名称时跺一下脚。
家长或者教师可以按以上方法抓住各种机会对幼儿进行复习性训练,训练的难度要以幼儿经过努力能完成的程度为宜。小雨点衷心的希望所有的宝宝都能够健康的成长,我是宝宝成长路上最最贴心的小雨点,大家下期见~